随着现在马戏团的增加,人们对马戏团也有了新的定义,就是没有创新就不想去看大马戏,然而现在的马戏表演团都使出浑身解数的来表演马戏杂技。哪么马戏杂技表演都有什么要点呢?下面河南马戏表演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1、特别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是中国杂技的一个特点。中国杂技自古重视顶功。汉代画像砖石和壁画、陶俑中,有许多拿顶和翻筋斗的形象。中国杂技艺人,即使是表演古代戏法的演员也要有扎实的功夫基础,所谓“文戏武活”,即是指此。没有坚实的功夫,在大褂里卡上上百斤的道具,还要从容自如,翻着筋斗变水变火是不行的。
2、险中求稳、动中求静,显示了冷静、巧妙、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。如“晃板”、“晃梯”之类,凳上加凳,人上叠人,但顶上的人必须在动荡不定的基础上求平求静,这必须有极冷静的头脑、高超的技艺与千百次刻苦训练相结合才行,这显示了对势能和平衡的驾驭力量,表现了人类在战胜险阻中的超越精神。
马戏杂技表演
3、平中求奇。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,从无到有,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。这个艺术特色在举世惊绝的“古彩戏法”中表现得为突出。中国戏法与西洋魔术的区别就在于魔术讲究运用声光道具,台面上金碧辉煌、铮光锃亮,演员却只要一件长袍,一条薄单,平凡朴实,毫无华彩,然而这一身长袍却要变出千奇百怪的东西,从酒席菜肴至活鱼、活鸟,无奇不有。演员一个跟斗能献出烈火燃烧的铜盆,再一个跟斗又取出硕大无比、有鱼有水的鱼缸。
4、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。《叠罗汉》的底座负重量是惊人的。唐代《载竿》有一人顶十八人的记载。现藏日本,唐代漆画弓,弓背上就有一个顶六人的形象。近世的《千斤担》一位老演员手举脚蹬同时举起四付石担和七、八个演员,负重达千斤以上,表现了超人的力量。传统的“拉硬弓”、“耍关刀”都是负重极大的节目。
开封市汴京艺术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9年,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。历年来,获得文化部、中宣部、文化厅、商务部授予的诸多荣誉,并在全国各种杂技、魔术比赛中多次获奖。(本新闻出自:河南马戏表演哪家好 http://www.kfbianjing.com/)
